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微信公众号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舞蹈艺术

  • 新文明与新舞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域下的中国广场舞

    胡一峰;

    舞蹈是文明创造的力量与结晶。中国舞蹈的发展和中华文明进程同频共振,尤其是近代以来,新舞蹈作为新文化的重要内容,参与和推动了中华民族和文明的现代转型发展。兴起于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中的广场舞,以其鲜明的人民性、包容性、文化性,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具有高度契合性。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当代舞蹈更好地肩负新的文化使命,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应以实践为基、跨界为法、学脉为根,加快构建中国广场舞话语体系。

    2023年06期 No.165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两创”视域下中国舞蹈艺术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实践支点

    乔燕冰;

    近年来,在“两创”方针指引下,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多个“现象级”舞蹈作品掀起“国风”“国舞”热潮,不断“破圈”引发文化文艺甚至社会话题,彰显着舞蹈创作跃进发展的成就,也示范着舞蹈践行“两创”的收获。但在热烈探索传统文化当代化的创作态势中,应反观与反思传统题材舞蹈创作和传统舞蹈的当代化呈现依然存在的诸多问题、面临的诸多挑战,更好地推进“两创”无疑是破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尤其是强调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推进“两创”实践提供了重要遵循,指引我们准确聚焦实践发力的支点。因此,文章认为应努力以文化主体性的坚守、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智识、实践主体意识的强化,在文化自主中建构当代舞蹈传统和舞蹈文化,以创意激发创新创造,推进中国舞蹈艺术在全球化语境中,更好展现和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更好地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更好地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年06期 No.165 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舞蹈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 舞蹈学中国学派视域下朱载堉“论舞学不可废”舞学理念阐析

    高伟;仝妍;孔义龙;

    朱载堉是明代杰出的艺术家,他对舞乐及舞谱的一系列成果都集中在《乐律全书》中。文章以朱载堉《乐律全书·律吕精义》外篇卷九、十中“论舞学不可废”之“舞学十议”为论述中心,从舞蹈学中国学派之历史积淀的视角阐述“舞学十议”目录所含内容,并将朱载堉所编制的舞谱与“舞学十议”相对应,探究其舞学理念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希望通过这样的探究与解读,以古鉴今,古今融通,以扎实的历史传承与文化研究推进舞蹈学中国学派的建设。

    2023年06期 No.165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8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中国当代舞蹈三次“寻古”热潮的特征及其文化意义

    王欣;张佳缘;

    “寻古”是指舞蹈艺术创作者对古典传统的探索。文章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舞蹈的创作成果、中国古典舞建设历程与社会变革、文艺政策等,以中国民族舞剧与中国古典舞作品为主要样本,作为阶段分期的重要论据,将改革开放以来舞蹈艺术创作对中国古典传统的探索划分为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三个阶段,并将其称为三次“寻古热潮”。文章借助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试析“寻古”三个时期的创作特征与发展规律,并结合三次“寻古”热潮语境中的文化与舞蹈现象,从国家精神文化建设层面,探讨当代中国舞蹈艺术发展进程中的特点与规律。

    2023年06期 No.165 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4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舞蹈评论

  • 形象、意蕴的转化、变迁与戏曲元素的不同功能——从小说《青衣》到舞剧《戏梦人生》

    陈建男;

    文章经由小说文本《青衣》及其改编舞剧《戏梦人生》的比较研究,从艺术形象的转化、审美意蕴的变迁以及戏曲元素在小说和舞剧中的不同功能等层面,分析文学作品舞蹈改编过程中形式的转换与意义的重构。同时,就文学与舞蹈的不同媒介特征展开探究。

    2023年06期 No.165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新媒体舞蹈“出圈”现象的理论解读

    叶笛;杨婧祎;

    在符号互动论视角下,新媒体舞蹈是具有特殊意义和内涵的“文化符号系统”,其“出圈”现象的本质是不同群体之间围绕舞蹈作品包含的文化符号有机互动最终完成符号意义的生成、更新与共享的过程。新媒体舞蹈有效借助多媒体媒介聚合多源异构符号,充分激发受众的立体感知觉,实现了文化符号在复数意义上的全景输出。在此基础之上,借助主客互易的互动情境建构,新媒体舞蹈得以实现超越时空约束的高频率、高黏性的文化互动并在此过程中完成不同受众为文化符号系统蕴含意义的生成、更新与共享。最终,新媒体舞蹈还借助互动情境的无限延展进一步强化符号传播的“长尾效应”,为文化身份认同巩固提供有力支撑。新媒体舞蹈出圈现象的符号互动论理论解读对当代中国新媒体舞蹈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3年06期 No.165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2K]
    [下载次数:2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诺曼·麦克拉伦舞蹈电影的新媒体艺术探索

    孙梦灿;孙海旻;

    文章旨在探讨加拿大实验电影艺术家诺曼·麦克拉伦的抽象动画作品中蕴含的舞蹈概念。首先通过分析麦克拉伦独特的创作方法,探析他如何超越绝对电影音乐实验,将绘画、舞蹈和音乐进行媒介融合。文章以德勒兹的生成理论为基础,阐明麦克拉伦抽象电影的生成性、事件性及如何创造出生命最本质力量的机制。麦克拉伦舞蹈电影启发后世新媒体艺术家,形成以舞蹈作为母体的创作自觉。最后,文章通过进一步分析麦克拉伦舞蹈影像的创作特点,反思当代舞蹈艺术再媒介化的问题。在保证舞蹈身体为基本要素前提下探讨融合新技术的舞蹈跨媒介实践的可能性。

    2023年06期 No.165 4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7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行走的姿势:土方巽“暗黑舞踏”的姿势现象学

    张紫嫣;

    在经历浪漫芭蕾和古典芭蕾两个重要时期后,一种宁芙化的女性形象逐渐在20世纪的舞蹈中消失,宁芙化的身体开始退场。宁芙的终结在本质上代表一种“身体转向”,与此同时,现代身体也统一呈现为“去宁芙化”的“濒死身体”,标志着“白色神话”时代的结束。20世纪50年代末,土方巽“暗黑舞踏”诞生。一种与早期现代主义舞蹈截然不同的“濒死身体”,将痛苦内化,使身体自身成为关于死亡和痛苦的图像。本文将对土方巽“暗黑舞踏”的“行走”姿势进行现象学考察,立足其身体实践特征,从三个面向逐次递进,深入探寻其在进入20世纪以来现代转向中的独特意义,从而揭示当舞蹈的身体以“反舞蹈”的形式呈现,当传统舞蹈语法系统趋近解体状态时,土方巽“濒死的身体”是如何使舞蹈在“死亡”幽灵性的笼罩之中重新诞生。

    2023年06期 No.165 5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舞蹈史

  •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文本新探

    钟钰婷;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抄录于战国中晚期,部分章节可与今本《周颂·敬之》对读,对于了解先秦礼乐制度有重要作用。《周公之琴舞》中保留乐舞术语“启”与“乱”,今从其意义和关系入手,考得“启”与“乱”是标记由独唱到合唱、由击鼓到合奏和舞蹈由动至坐的变化过程。从文本来看,《周公之琴舞》的舞蹈隶属于文舞体系,补充周代舞蹈演出过程中乐舞变化的具体信息,与武舞《大武》一起,可见周代雅舞体系的面貌。《周公之琴舞》体现了歌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特征,呈现为早期歌舞戏的形态。乐舞与仪式的结合限制表演的题材与方式,但其客观上程式化塑造中国戏剧的基本形态,体现了早期乐舞与戏剧此消彼长的演进历程。

    2023年06期 No.165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宋书·乐志》所载舞蹈及舞曲歌辞考释

    齐鹏;

    《宋书·乐志》所载录的舞蹈及舞曲歌辞是研究汉、魏、晋、南朝宋舞蹈发展沿革及舞目演变规律的珍贵史料。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围绕舞蹈源流、嬗变、内容、功用等问题,对《宋书·乐志》所载雅舞、杂舞作了论证和考释,并对《宋书·乐志》所载舞曲歌辞予以系统归纳和对比分析。文章既关注曹魏雅舞与晋初雅舞的递嬗,亦着意于《巴渝舞》的演进轨迹,还以目录的形式对《宋书·乐志》所载舞曲歌辞进行梳理和剖释,并将《宋书·乐志》所载诸舞及舞辞的因袭与嬗变方式总结为四种基本类型。此外,文章参照唐修《晋书·乐志》,对《宋书·乐志》载录的晋代舞曲歌辞进行校勘和综析。

    2023年06期 No.165 7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梁乐府《上云乐》的歌舞演艺及渊源流变

    张弛;

    《乐府诗集》所载梁武帝《上云乐》七曲与周捨《上云乐·老胡文康辞》并属梁三朝乐第四十四“《上云乐》歌舞伎”中的曲辞。此伎目由《老胡文康辞》、胡舞六曲与《上云乐》七曲这三部分构成,整套表演综合说唱致辞、歌舞奏乐、假面戏弄等娱乐伎艺,并且吸收南朝荆楚民间傩戏乐舞风俗,可视作梁代宫廷元会宴上搬演的一种融汇佛道、胡汉、雅俗音乐的神仙歌舞戏。梁时“《上云乐》歌舞伎”与隋代九部乐中的压轴节目“礼毕文康乐”为同源乐舞,皆出自对东晋家伎追思庾亮而创制的《文康乐》的改编,体现不同历史时期乐舞形态与功能的演变。从文学、思想、艺术多层面考察梁乐府《上云乐》,有助于深化中古诗歌、乐舞、戏剧及其若干关系的研究。

    2023年06期 No.165 8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长武县唐墓出土“舞俑”形象再探讨

    王惠莹;陈芳;

    以往学者将长武县唐墓出土女俑形象识读为唐代舞蹈俑,将女俑衣着归为乐舞服饰装扮。然而通过详细分析比对这类女俑的典型服饰形象,笔者认为此类形象实为道教女仙俑。文章在此基础上探究女仙俑形象的建构逻辑,依据其独特动作和手势细节分析墓中随葬此类女仙俑的实际功用。对女仙服饰典型符号的辨认可以纠正以往学界对墓葬中部分图像材料的误读,从而发现初唐墓葬中道教女仙以壁画、随葬俑等形式广泛存在,而这一形象背后也承载着人们对女仙信仰的集体认同。

    2023年06期 No.165 9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1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江户时代日本歌舞伎演出理论的《易》学渊源

    姜复宁;

    江户时代的日本歌舞伎研究者将《易》学理论引入歌舞伎演出理论的建构过程,形成了兼跨《易》学与音乐舞蹈理论两个畛域的体系。但长期以来学界并未予以足够重视。对相关著作进行剖析之后,可以发现江户时代日本歌舞伎研究者将《易》理贯穿于歌舞伎表演的实际环节,以卦变、卦气说指导歌舞伎演出的月份选择,以阴阳相配观念指导歌舞伎演出的昼夜、寒暑选择;同时又援《易》申说歌舞伎表演的社会教化作用,将其本源归结于阴阳谐和、五行相生的宇宙论,为歌舞伎表演伴奏音乐的乐教论也被披上《易》学外壳。这些论述将《易》理与演出实际融合解说,在此指导下的江户歌舞伎表演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貌。

    2023年06期 No.165 11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霓裳羽衣舞》在明清戏曲中的“缥缈仙体”与“风流肉身”

    盛亦惠;

    长久以来,我们对于古代戏曲、舞蹈之表演以及表演性的了解都依赖大量的文本材料,但文本材料并不能充分体现舞台表演集文字、音乐、动作于一体的多媒介属性。基于文本材料的局限,是否可以从文本材料中发掘表演史非文字的一面?文章以历史上颇具盛名且在戏曲作品中被频繁涉及的《霓裳羽衣舞》作为线索,以“身体”作为切入点,整合并比较明清时期较具代表性的两部表演《霓裳羽衣舞》的剧目:明刊元代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以及清代传奇《长生殿》,通过分析舞蹈身体,提出“缥缈仙体”与“风流肉身”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虽然始于对舞蹈身体的文学性描写,但最终指向的却是剧作家、演员(舞者)以及观众通过“身体”对历史的解读和构建。这种解读与构建为以往以文本或者文字记录为主的历史叙述提供了另一种想象,其重点在于为历史中的“人”重塑可观、可感之身体,使其成为沟通当下与过去的媒介。这既是将古人置于今人之目前,也是将今人带入古人的世界。在开发研究文本材料之新视角的同时,结合文本与图像等其他类型的材料,探讨对“身体”的关注可以怎样启发我们对古代舞蹈与戏曲表演多媒介的理解。

    2023年06期 No.165 117-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9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万隆时代的中国舞蹈艺术——以非洲舞表演为中心

    郝宇骢;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万隆会议不仅标志着中国与亚非国家政治经济层面的合作与交往,同时促进了亚非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平等、尊重的万隆精神为核心,丰富多彩的亚非艺术在这一时期进入中国。文章聚焦于20世纪60年代中国舞台上有关非洲及非裔题材的舞剧,追溯中国艺术家对于非洲及非裔离散舞蹈的学习、训练和表演。这一源起于万隆精神的表演实践,不仅将多元的异国语汇引入中国的舞蹈剧目,同时还激励着中国舞蹈艺术家将平等、尊重、包容的理想具身化。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表演艺术家勤学苦练、挥洒汗水,力求向中国观众展现出“真实”的非洲舞蹈。

    2023年06期 No.165 12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舞蹈文化

  • “南岭民族走廊”瑶族长鼓舞文化阐释

    胡骁;

    南岭地区分布着不同支系的瑶族,流传着不同形式的长鼓舞。文章从民族走廊视角,借助古代文献和田野考察等材料,以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长鼓舞为案例,探索瑶族长鼓舞的空间分布、源流演变,尝试阐释该地区瑶族长鼓舞的共性与差异性。族群共同的“槃瓠”信仰与迁徙、劳作相关的地方性记忆融入长鼓舞形态,构成该地区瑶族长鼓舞同源异流的形态特征,这正是南岭民族走廊舞蹈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历史的当代呈现。

    2023年06期 No.165 130-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黎族打柴舞的文化变迁与身份重建

    朱奕;

    打柴舞是在海南黎族古老丧葬仪式“护尸舞”基础上重建的文化产物,是黎族传统文化符号的典型表征。在全球化、城镇化进程中,黎族打柴舞的仪式象征性逐步消解,呈现出一个延续与创新、传承与发展、集体性传统与个人创造力不断互动、协商的复杂动态过程。作为一种被官民共同建构而成的与时俱进的黎族民俗艺术,在传统祭祀仪式与现代舞台中逐渐完成其功能、身份、语境、文化认同和观念的转化,实现了从“民俗舞蹈”到“大众舞蹈”的转型。

    2023年06期 No.165 138-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7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舞蹈创作与表演

  • 安娜·特蕾莎与陶冶的极简主义编舞策略

    李文祺;

    20世纪一批舞蹈革新家在身体力行中地开启了对极简主义思潮的创作回应,他们极富开拓意识的创作理念与手段、颠覆性的美学主张,对舞蹈的发展以及后世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颇具代表性的两位当代舞蹈家安娜·特丽莎与陶冶。文章通过对比二人作品创作上呈现的共性与个性,探究他们编舞策略中对逻辑、数字、几何和身体本体的持续关注,以及在音乐合作方式、运动理念和身体美学几个层面上展现的根本差异,分析他们创作流变中对极简主义的继承和创新,为后续编舞者构建自我体系和艺术主张提供参考视角。

    2023年06期 No.165 14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1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舞剧《咏春》的创新路径探析

    李燮;刘迅;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非遗文化为题材,并从中提取优秀文化基因和舞蹈创作语汇已然成为当下中国舞剧创作的一种趋势,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及其成功的路径对于舞剧创作的守正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概述了作为现象级的舞剧《咏春》爆燃出圈的现状及其主要特点,然后以此为分析文本,从其题材挖掘及舞蹈元素提取、编剧构思及叙事策略、舞美设计及舞台呈现三个方面具体探讨该剧获得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原因以及对当代舞剧创作的启发。

    2023年06期 No.165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0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当代中国舞蹈创作中的“黄河”意象

    谭洪涛;

    “黄河”是中国当代舞蹈创作的重要主题,创作者们不断以多元的身体形式延展着黄河主题创作中意象的形式边界与主旨意蕴,这不仅是编导个人为延续和创造黄河审美意象所做的个性化尝试,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黄河主题舞蹈从“言”到“象”再到“意”的整体艺术创新。诸种以黄河为主题的舞蹈创作也启迪了我们对审美意象当代建构路径的认识:一是把握直觉体验中的理解;二是创造情景交融中的雅趣;三是发展时代语境中的内涵。至于舞蹈意象的当代价值则在于其体现着中国传统舞蹈审美趣味的内在延续性,为当代舞蹈创作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坚实的美学保障,而其强调超越感性物象追求情志意趣的特征,也有助于提升当下的大众审美品味与艺术创造水准。

    2023年06期 No.165 16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